欢迎访问新型农业行业
资讯

18845447876

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

2024-07-22 11:00      点击量:82  评论(0人参与)
 

  强国必先强农


  “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就“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国际和国内深刻阐明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实践要求等,科学回答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并从三个方面深入阐明。一是强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只有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发展”。只有农业强了,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农业强国建设是重要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三是强调“农业还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延宕,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传统,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用有限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三农”工作成就巨大、举世公认。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这是党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具体的、现实的,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也是具体的、现实的,总书记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四是赓续农耕文明。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总书记立足当前,对“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针对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别制定路线图和施工图,强化规划的法规效力。总书记强调,制定规划要同现有规划相衔接,保持工作连续性,不能“翻烧饼”;要严格执行规划,坚决防止不把规划当回事。二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干下去。总书记强调,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三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大局需要,作出应有贡献,从本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书记强调,要办一项是一项、办一件成一件,不要一股脑去搞脱离实际的“高大上”或面子工程的东西。


  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坚实有力的话语,为奋进新征程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信心。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2022年,我们克服疫情灾情、国际粮价剧烈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10年来,我国粮食产能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越来越多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摆上百姓餐桌。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好、也更牢,国家仓廪充实,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夯实了根基。


  “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这篇重要讲话中,面对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端牢饭碗的压力大”的实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贯通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就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要抓物质基础,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要抓机制保障,做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


  “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高平台上,越往前走难度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强调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把任务落实下去。提产能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总书记明确要求:一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二要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三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农民增收的关系,留出一定过渡期,加强政策引导。四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五要选准突破口,持续发力、协同攻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总书记特别指出,“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着眼平时”,“还要提升应急保供能力,系统梳理生产、加工、流通、储备、贸易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保障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必须回答好谁来种地的问题。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中指出,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字里行间,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亿万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份产粮大县全覆盖,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三个方面要求:一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稳定农民预期、降低生产风险。二是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节本增效。三是出实招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办法,“既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也不能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保障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既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要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并以身作则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厉行节约力度,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账:“据有关机构估算,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数据也会令人警醒。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抓手,越是损失浪费严重的环节越要抓得实;要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强化刚性约束,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取得更大成效。


  “树立大食物观”。翻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就树立大食物观提出两个方面要求:一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二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他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抓好大豆和油料生产,抓好生猪和‘菜篮子’工程”。


  “务必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衡量一个地方领导干部得不得力、合不合格,“不仅仅看GDP、能不能抓上几个项目”,“更主要看是否按照党中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局部服从整体,把粮食安全这类党中央交办的大事要事办好办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很明确,“现在关键是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责任扛起来”。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版权所有:佳木斯建三江翱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黑ICP备2024022087号-1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